媽祖巡遊逛燈會、流水席、古村遊……南沙媽祖誕超有特色!
+ 查看更多
伫立於大角山下的南沙天後宮人頭攢動,一場萬衆矚目的民俗文化盛典,在浪濤聲與鑼鼓聲中震撼啟幕。今年是媽祖林默1065年誕辰,亦逢南沙天後宮重建29周年,4月18日,由廣州南沙資産經營集團有限公司、霍英東基金會、南沙天後宮主辦,廣州南沙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年第十七屆廣州南沙媽祖誕開幕式活動在南沙天後宮景區舉行。

本屆媽祖誕活動以“華彩灣區,福佑南沙”為主題,首度采用“文化+光影”的形式融合呈現,深挖媽祖文化精神内涵,銜接融合“粵港澳大灣區燈會”新興文旅IP,為廣大市民遊客呈現一場彰顯文化自信、展現灣區風采的文化盛會,進一步弘揚媽祖“立德、行善、大愛”的精神,助力南沙打造“立足灣區、協同港澳、面向世界”的文化新高地。
麒麟獻瑞非遺舞動大灣區
“咚咚锵!”随着激昂的鑼鼓聲響起,本屆開幕式在祥瑞歡騰的《麒麟獻瑞耀灣區》中拉開帷幕。黃閣麒麟舞源自明代,為嶺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非遺民俗藝術之一,承載着祈福納祥、驅邪避災的美好寓意,曆經300餘年的傳承發展,已成為嶺南文化的重要象征。

舞台上,舞者們身着色彩鮮豔的麒麟袍,手持精美的麒麟頭,在激昂的鼓點中騰挪跳躍,盡顯威武與靈動。金麟騰躍間,舞者們通過精準的步伐和身體語言,将麒麟的憨厚與威嚴表現得淋漓盡緻。麒麟時而昂首嘶鳴,時而騰空躍起,憨態可掬的祥瑞形象随着大氣磅礴的節奏起伏躍動,活靈活現、威風十足,赢得現場觀衆陣陣喝彩。傳統非遺與現代舞美燈光交相輝映,營造出喜慶祥和的氛圍,為大灣區文化創新活力寫下生動注腳。
鼓樂喧天千年信俗新演繹
開幕式上,一出出精彩紛呈的歌舞演出輪番登台,引領觀衆踏入媽祖文化世界。《樂舞頌天妃》以民樂為弦,舞蹈為筆,舞者身姿輕盈如燕,與悠揚樂聲共舞,生動勾勒出媽祖“立德、行善、大愛”的崇高精神,水袖翻飛間,千年信俗煥新顔;瑤族舞蹈《鼓從瑤山來》,激昂鼓點與矯健舞步交織,傳遞出瑤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,為開幕式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;歌伴舞《天下媽祖》以“媽祖信俗”為魂,由青年歌唱家深情獻唱,伴舞團如海浪翻湧,再現媽祖文化跨越時空的魅力。
“很飒!女性主演的英歌舞是第一次看。”在開幕式的一衆精彩演出中,創新改編自傳統英歌舞的《巾帼英歌》尤其令人眼前一亮,為觀衆帶來别樣驚喜與感動。少女舞者方陣手持彩綢英歌槌,剛勁槌法與柔美身段精妙配合,展現出新時代女性的力量與豪邁,生動诠釋媽祖精神中的堅韌與慈愛,将現場氣氛推向高潮。

“年年媽祖誕都會來,今年遇上大灣區燈會,現場更熱鬧了,很期待之後的活動。”市民陳小姐在接受采訪時如此表示。曆經多屆媽祖誕的積累沉澱,南沙天後宮作為媽祖文化的重要載體,影響力日益彰顯。這張靓麗的南沙文旅名片,也日益受到更多省内外遊客關注。
媽祖誕結合非遺玩到古村去
4月20日,由黃閣鎮主辦的“文化煥新·活力鄉村”2025年中國南沙黃閣古村文化節暨天後誕觀禮活動於蓮溪村隆重舉辦。漢服漫步、非遺體驗、欣賞大戲……多彩的傳統民俗文化體驗活動編織了一場深度的黃閣古村遊,吸引了黃閣及周邊地區的遊客共襄盛舉。
當日上午,随着铿锵鑼鼓聲響,由蓮溪村麒麟隊帶來的麒麟舞表演拉開活動的序幕。麒麟獻瑞寓意着祥瑞、幸福,麒麟隊隊員在天後古廟門前靈動登場,廣府舞步和黃閣麒麟步法巧妙融合,編排獨特,一招一式,一舞一動,神態惟妙惟肖,以獨具黃閣特色的“麒麟舞十八式”,給圍觀的居民和遊客呈現了歎為觀止的表演,赢來陣陣喝彩。

遊客們身披精緻的漢服,沿荷花池畔、賞荷亭、麥氏大宗祠、非遺傳承發展基地至百年丹桂樹穿梭而行,随着一聲聲“咔嚓”快門聲,他們的身影和幸福的笑容定格在這座曆史濃厚、古色古香的小鎮裡。
非遺傳承發展基地展館内,廣彩廣繡作品、景泰藍掐絲琺琅、香雲紗技藝、漆畫、書畫小品等非遺技藝齊聚一堂,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在瓷胚上勾勒色彩,在一針一線當中繡出栩栩如生的圖案,傳統的古典文化在陽光下愈發絢麗奪目。
據了解,本次活動以非遺傳承發展基地作為核心會場,向外輻射多個具有黃閣特色原汁原味的景點,形成了“一核多點,串珠成鍊”的文旅矩陣,展現文旅産業蓬勃發展的新畫卷。

在非遺研習區,廣彩廣繡、香雲紗、景泰藍掐絲琺琅的非遺老師開設的體驗課大排長龍。“能看出來制作的原材料特别好,可以親手制作真的很有紀念意義!”前來參與課程的麥女士表示。
不遠處,16個美食攤位匯聚了黃閣本土古早風味和各地特色的小吃特飲,開辟了當地村民“家門口就業”的新路徑。
夜幕降臨,一連三天的粵劇經典劇目在天後大舞台展演,請來做戲的劇團是化州市粵劇團,現場座無虛席,熱鬧非凡台下的觀衆不時輕聲哼唱。“每年都會參加黃閣的天後誕,今年的節目特别豐富有趣。”附近來看大戲的村民說道。
未來,黃閣鎮除了繼續讓名段走進鄉村,文化惠民,還将持續打造非遺文化品牌,設計文旅精品線路,讓千年文脈在新時代的土壤中生根發芽,讓鄉村在文旅融合發展中編織更加絢爛的篇章。
四大亮點全域聯動樂不停
本屆媽祖誕活動首次将傳統“媽祖文化”與南沙新晉文旅IP“粵港澳大灣區燈會”深度結合,以“文化+光影”的形式實現創新跨界,诠釋“華彩灣區,福佑南沙”的主題。活動期間,廣大市民朋友可接連三日親臨媽祖祭祀儀式、宮廟會親、媽祖海巡、非遺三獻禮等傳統民俗盛會現場,并參加品味南沙流水宴、參觀攝影作品展等系列配套活動,日觀民俗,夜遊燈海,沉浸式體驗一場“好看、好玩、好吃”的華彩灣區文化之旅。

民俗非遺雙向賦能,文化大餐再添新味
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燈會占地870畝,主遊線蜿蜒超3公裡,串聯起218組璀璨燈組,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夢幻長卷。截至目前,已有超62萬人次的遊客入園遊覽這片光影交織的奇妙世界。大灣區燈會全網宣傳内容超9萬條,曝光量近40億人次,成為國内規模最大、展期最長、文化融合度最深的文旅标杆,為南沙文旅發展再添新動能。
近年來,南沙天後宮食、住、行、遊、娛等旅遊要素配置不斷升級,周邊項目日趨完善,并以創新多元之姿,續寫着媽祖文化的傳奇篇章:結合南沙本土特色,為遊客提供三獻禮、誦拜禮、開筆禮、媽祖抄經等信俗體驗;走訪南沙村落,整理活化南沙媽祖本土化故事,面向全國征集,匯編南沙天後宮媽祖文化詩詞楹聯集;邀名家名師篆刻提升媽祖文化碑林藝術内涵,以實物傳承南沙媽祖信俗,景區文化底蘊不斷彰顯。

今年在媽祖誕活動期間到訪的遊客朋友,白天可觀看莊重的儀式,參與三獻禮,感受曆史厚重;夜晚可暢遊燈海世界,沉浸於夢幻光影。借由傳統與現代的雙向賦能,實現全天候亮點玩點體驗無縫銜接,收獲前所未有的南沙文旅新體驗。
新潮演藝融匯廟會,藝韻新風更具新彩
4月18至20日媽祖誕活動期間,應接不暇的點狀式快閃演藝将串聯起一場“華彩灣區,福佑南沙”的文化盛宴:非遺民族舞蹈、鳌魚燈巡遊、電音三太子巡遊、魚燈仕女巡遊等節目好戲連場,一連三日,精彩不停,彰顯粵港澳大灣區文旅融合發展新氣象。

本屆媽祖誕活動充分發揮南沙灣旅遊資源優勢,聯動南沙遊艇會、南沙客運港、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、蒲洲花園、霍英東紀念館、南沙大酒店等單位,實現資源整合與流量共享,進一步提升南沙灣文旅影響力。
活動期間,攜手粵港澳多個攝影協會,廣泛征集燈會盛景及港灣風光等作品,在天後宮中軸線打造“鏡頭南沙 灣區之光”主題攝影展,以流光溢彩的攝影美學诠釋媽祖文化與灣區風貌。
恰逢港澳複活節假期,4月17—22日南沙客運港将增開航班,滿足遊客出行需求。同時,南沙将聯合海外分銷平台,提供景區門票、酒店住宿、旅遊線路等一站式服務,助力港澳朋友便捷出遊。
精品路線樂遊南沙,全域旅遊再啟新篇
本屆活動以“媽祖誕”“大灣區燈會”雙IP為驅動,整合南沙灣文旅資源,為廣大遊客朋友提供“白天逛景、夜晚賞燈、全天消費”全時美好生活新方式,升級景區可玩性。除了豐富的主體活動,本屆特别打造1—3天的立體線路,構建起“民俗體驗+曆史探訪+濱海休閑”的全域旅遊格局。無論家庭出遊、文化探秘還是休閑度假,遊客均可在南沙收獲趣味十足的專屬體驗。